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总结我党9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并阐述了其丰富内涵。正确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间坐标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来的,从表面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大致相当。但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上看,它不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制度,还包括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据此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是建国以后确立并且至今逐渐完善。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关键是认真领会总书记提到的一句话:“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三大成就’”。这就表明,不论“三大成就”从何时开始,经过多么长时间确立,都和共产党人的顽强拼搏分不开,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积累的前提下得来的。把“三大成就”放在90年的历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显示了我们党尊重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与当今世界其他制度体系相比较,具有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运转、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政治优势,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一直以来,我们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不断破除影响社会主义优势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使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我们战胜种种特大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在改革中逐步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能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培育生长点、释放生命力、展示优越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明确深化改革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制度模式。比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总之,我们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把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 程显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