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旁那片枸杞园

    在武城县西北部那空旷的盐碱大洼里,原来有一处学校,校旁是一片枸杞园。
    学校叫“五·七”红校,政治味很浓的名字,一听便知是劳动改造或亦工亦农亦学的所在。后来,县里给了个正式番号——武城五中。我的二年高中生活就是在此度过的。那片枸杞园,西接七机营水库,东邻学校试验田,与土坯垒就的校舍仅一地之遥。整个园子展展阔阔有上百亩,在周围县市中非常罕见。学校的师生们在校园中有秩序地生活着,学习进步,天天向上;校旁枸杞园中的枸杞树茁壮地成长着,花开花落,春华秋实。
    冬去春来,学校周围的杨柳摇枝吐芽,扬花飞絮时,枸杞园里也很快一片生机了。我们早晨上操归来,抬眼望园,但见远处似青雾,近处若绿云。青雾绿云之上间或冒出一二处泥墙红瓦的看园小屋的脊角,和四柱悬空式的临时搭建的谷草瓜屋的尖顶,还有隐约闪现在园中树间的早起耕作的人影,整个枸杞园就成了一幅似梦如幻、浓彩绘就的田园图画。夏初,晚饭后自习前的这段时光,是学校里难得的闲暇。师生们便三群两伙地走出校园,沿路观树,顺树找蝉,到田野里去寻觅生活的乐趣。然而,当人们来到枸杞园时,就大失所望了。因为园中枝丛间绝少有蝉踪蜕迹。这到底是金蝉专恋大树高枝,不愿在此现身,还是枸杞树矮,枝绞条缠的难以容下这金色贵客呢?银发恩师于老有感,说,“枸杞树身短志大,不屑与恋高枝、唱高调的蝉类共处。 ”由此,学生们也就更加看重这枸杞树了。
    秋天来了,被四周玉米地、高梁田围了个严实的枸杞园,也默默地结出了满树的“红琉琉”,其实,严格说来这枸杞子更象红玛瑙。绿树丛中万点红,丰收的季节到了。村人们将成熟的枸杞子采摘下来,在看园茅屋前的小广场上支架起秫秸箔,晾晒这红果实。校内晚自习后,同学们渐已入睡,夜定人静之时,我爱仰躺在硬板床上作神游遐想,呼吸之间,便觉有成熟枸杞子的味道入室钻鼻而来。于是,心中就油然生发出酸文韵句——“秋夜如水灯如星,四野虫声伴书声;禾果黄熟真味散,人静徐来甜甜风。 ”
    当年的那片枸杞园,不仅融入了我们校园的生活,而且也进入了我们学习的范畴。学校搞勤工俭学,每年都有几次深入枸杞园帮工助农的活动,同学们对枸杞的种植、管理等技术也就掌握了一些。又因枸杞园位处学校近旁,日日目之所见,时时伸手可及,所以,学生们在课本之外还知道了“枸杞,茄科,多年生灌木,夏秋开淡紫色花,浆果呈卵圆形”等植物方面的常识。竟有些学工愚笨,学农呆痴,学教科书也难以入门的顽生,却能如流地讲出些“枸杞子,性平、味甘,功能补肾益精”的医药学行话,使老师不得不慨发“耳渲目染,环境使然”之叹。
    校旁的枸杞园中有几条蛇曲斗折的小径,是师生们进出学校的必经之路。处在盐碱大洼中的学校,去县城十公里,到乡镇六公里,周围两公里之内无村庄人家,条件极其艰苦。学校里有些来自省城的教师,其出身多是大户小姐或豪门公子,由于各种原因来到这四邻不靠,无院墙、无大门、无餐厅、无图书室的“四无”之地,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奉献。令人难忘的李长根老师。都说他是右派,来劳动改造的,可大家总看他不像坏人。他知识渊博,风趣健谈,每当学校放电影时,他就是义务讲解员,往往话出有据,妙语连珠,令人折服。他是学校的饲养员,喂牲口,干农活、使驴车,净干些下活,但同学们还是尊称他李老师。他也从来没把自己当右派,更没把自己当成大师人物。他不屑是非,无心成败,沉静自如,默默奉献,志同者则说,道不合远避。他那位于学校西北一隅,尿骚粪臭灶火烟味的牲口棚,倒也有不少同学时常光顾,去聆听李长根老师的高谈玄论,去寻求知识开源之方,去培养和激发自己的智心慧眼。
    五·七红校的学生们,都是来自周围十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多是农家子女,吃苦种地出身。虽然来校后生活艰苦,学习条件差,但同学们还是信心十足,热情颇高。那时,开堂上课讲本本很少,多数时间是勤工俭学。有学木工的、瓦工的、车工的、焊工的,有学畜牧兽医的,有学果树栽培的,也有学喂猪、养鸡的。课本知识学得不多,但谋生的手艺倒是每人都会一门。学校每两周放一次假,让学生们回家去拿干粮和生活用品。那时,家里贫穷买不起自行车,我每次都是背着沉重的给养,步行七公里返校上课。每当步入枸杞园,学校已遥遥在望时,我总是要停下来,坐在枸杞树下歇歇脚。看看背包里的糠菜团子,看看用铁丝穿成一串的老腌咸菜,再看看周围这些顽强生长、开花献果的枸杞树,不禁感慨满怀。枸杞树不畏盐碱,耐瘠抗旱,在这无人光顾的大洼里,经风侵日晒,历雨雪寒霜,仍不屈不挠,顽强地开花结果,把营养提供给世界,奉献给人类。处荒洼之中,任天弃人忘仍充满朝气充满希望的五中校园,象这些枸杞树;以乐观态度和敬业精神,战斗生活在这艰苦环境中的老师们,也象这些枸杞树;我们出身寒微,孜孜求知的五中学子们,更象这些枸杞树。
    光阴似箭,近四十年转瞬即逝,武城五中早已迁至县城,成了职专学校;五中在盐碱大洼中的旧址,也早已荒芜成了一片废墟。校旁的那片枸杞园,在后来的大力发展棉花生产运动中,被毁刨一空全部种上了棉花,原貌荡然无存。在盐碱大洼中那座校园里走出来的学生们,现已遍布全国,有专家教授,有领导、企业家,有文艺文学界的名流,但更多的还是做工的工人和种田的农民,许多的普通劳动者。他们身上流着农民的血液,始终不忘五中精神,魂萦梦牵着那片枸杞园,在不同的岗位上忠尽职守,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让我以赞美枸杞树的诗句来颂扬他们吧。“枝不昂举干不挺,立无伟姿动无风;近地恋土情义重,丹心万颗报苍生”。
    时云山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