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之美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中国人喜欢京剧,所以有识之士提出了普及京剧要从娃娃抓起,京剧要进学校,进课堂,要让孩子们学唱京剧。且不说这种提法是否切实可行,但学习和了解国粹京剧还是国人所需要的。
    京剧的产生和形成虽然只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然而它却有着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淀的道德伦理、家国情怀、人生际遇等,通过京剧的舞台,京剧演员的表演以及京剧的音乐传递出来。
    对于京戏迷来说,看一出戏,听一段唱腔,都是美的享受。那么京剧美在哪些地方呢?概括起来可分为五个方面:表演美、音乐美、唱腔美、化妆美和服装美。
    首先是京剧的表演美。京剧的表演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虚拟美。在京剧的表演中,常用“虚”来写“实”,然而,京剧表演中所写之“实”,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写实”,这就跟中国画中的“写意”一样。在京剧《三岔口》中,一个武生演员和一个武丑演员武打的身段,非常形象,就是在模拟没有灯光、摸黑武打的动作,又增加了一些艺术审美的成分,使武打动作更加优美,可观性更强,这是对“生活”的提练和升华。不但中国人看着好,外国人也竖起大拇指称赞。
    二是程式美。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是京剧的 “四功五法”,都有严格的格式、技术规范和行当特色。比如:旦角的兰花指、荷花掌、菊花拳、水袖功,老生的台步、圆场、髯口功等,再如武生的“起霸”讲究勇猛,花脸的“起霸”讲究彪悍,老生的“起霸”讲究儒雅,小生的“起霸”讲究俊秀,武旦的“起霸”讲究婀娜等。
    其二,京剧之美在于它的音乐美。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乐器主要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等。文场乐器常用于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心态的大段唱腔。婉转悠长,抑扬顿挫。
    武场乐器包括板鼓、钹、大锣和小锣等。武场乐器常用于武战场面及气氛渲染,铿锵有力,起伏跌宕。京剧的锣鼓有“一台锣鼓半场戏”之说,可见武场在京剧伴奏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三,京剧之美在于它的唱腔美。京剧唱腔主要由“西皮”和“二簧”两大腔调构成。 “西皮”调高亢激越,“二簧”调平和委婉,从“西皮”和“二簧”调衍生出来的是“反西皮”和“反二簧”,其感情色彩较之前二者更为强烈。除此之外,还有“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等诸腔调的运用。京剧的唱词大多数为上下句对应结构,大致分为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三种类型,有辙有韵,通俗易懂且意义深刻。比如《文昭关》中伍子胥的一段“西皮流水”唱词:“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滚油煎。腰中枉挂三尺剑,不能报却父母冤”。
    其四,京剧之美在于它的化妆美。京剧老生、小生、武生行当在化妆上采取俊扮的方式,吊眉毛来显示老生的儒雅,小生的俊秀,武生的英武;旦角的行当的包头、贴片子、吊眉毛,以显示女性的柔美形态;花脸行当在化妆上彩取了夸张、变形、装饰、美化手法,运用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脸谱图案,外化不同的人物性格和类型特征。比如:红色代表忠义,如关羽;黑色代表刚正,如包拯;蓝色代表豪迈,如窦尔敦;黄色代表残暴,如典韦;白色代表奸诈,比如曹操、潘仁美等。
    其五,京剧之美在于它的服装美。中国京剧服装,在京剧这门综合艺术中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专家说,京剧的传统服装主要是参照明朝的服装样式,兼容了唐代、宋代、元代、清代等朝代的服装特点。人们在欣赏京剧优美的唱腔和精彩的身段表演时,无不为京剧演员身上珠光闪闪、丝帛纷呈,美轮美奂的服装所吸引,沉醉在它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之中。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魂宝,这种习惯和传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是无法消除,无可替代的。中国人含蓄稳健,精致典雅,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我盼望有更多的朋友欣赏京剧、喜欢京剧、走进京剧。
    尹宝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