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让柳子戏重放光彩

    “吃肉吃肘子,听戏听柳子”,这是我家乡的一句俗语。柳子就是柳子戏,这一地方剧种在武城有几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得益于我市文化扶持政策,柳子戏经历了由衰落到重振的发展过程,作为武城县柳子吹腔剧团团长,我一定会借助好政策将武城柳子戏发扬光大世代传承。
    1972年我出生在武城县老城镇吕洼村的一个柳子戏世家。爷爷曾是吕洼柳子吹腔剧团的团长,他擅长武生,还会打板鼓,叔叔也曾是剧团中的骨干。我从小跟着他们耳濡目染,会唱会演,还上过舞台客串。听爷爷说,我们吕洼柳子吹腔剧团从清朝时就有,靠着一代一代艺人们口传心授,延续发展。爷爷当团长时,剧团里有五六十人,一年能演30多场戏,逢年过节还被邀请到河北、临清表演,场场爆满。上门学戏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他都是挑了最有潜力的留下。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柳子戏逐渐衰落,听戏的少了,学戏的更少,再加上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剧团的人走的走散的散。那时候,我在外地当兵,回乡探亲时再也听不到熟悉的旋律,村里年纪小的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柳子戏。遗憾中带着不舍,我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传统戏剧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消亡,复员回村后就一边种地一边着手整理戏本,凭着记忆整理了10多部传统剧目,再去请教村里会唱戏的老人,一遍一遍修改。
    2006年初,村里打算重振柳子戏,让我牵头重组剧团,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挨家挨户找人加入,可由于剧团是义务演出,很多人嫌耽误时间,整整跑了3个月,才勉强凑够了20人。当年7月1日,剧团正式成立,命名为武城县柳子吹腔剧团,成立之后开始排练,每天晚上3小时,一练就是小半年。
    2007年大年初四,村里帮我们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戏台,传统剧目 《大观灯》正式公演。不少村民带着板凳冒着寒风来捧场,团员们特别受感动,憋着劲儿唱了3个多小时,散场后很多村民仍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开。那年过年,我们连续唱了7天,连附近河北几个县的村民也赶来观看。
    近几年,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挖掘、整理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县文体广新局为我们送来4万余元的演出经费,还联系省里的专家上门进行指导,让我们的表演更专业。 2014年,武城柳子戏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去年剧团被评为中国柳子戏传承基地,县里又出资8万元,帮我们在村里搭建了一个新舞台,不仅宽敞平整,还有10多张专业的布景,大大提升了演出效果。
    现在,剧团发展越来越好,团员有40多人,每年能演20多场。来学戏的人又逐渐多起来,还有七八个10多岁的娃娃。下一步我打算更加用心地推广柳子戏,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自己的家乡戏。还有就是沉下心,写几部反映咱们新时代新生活的新剧目。
    讲述人:武城县柳子吹腔剧团团长 荣占勇
    □马乐 李淑冉 张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